健康教育
健康教育
 
您现在的位置 : 首页
> 健康教育

老人便秘,不能靠泻药
日期:2019-10-29 14:39   作者:林樱   来源:台州晚报  
 

正常人1-2天解大便一次,或者一天解大便1-2次,如果超过2天没有正常排便或者排便费力,粪质硬结、量少,就属于便秘。老年人中,便秘很常见。老年人经常便秘就只能永远靠泻药通便?错,如果能找到便秘原因、好好调理身体,老人也能远离便秘。

台州医院消化内科主任医师周贤斌介绍,便秘的原因分为器质性和功能性,前者主要是肠道病变或者其他躯体疾病,其中最多见的是息肉、肠癌、炎症性肠病;后者与生活习惯、饮食习惯、心理、年龄有关。他提醒,原先排便正常的老人,如果突然出现多次便秘不缓解的情况,不要觉得这是人老了生理功能退化引起的正常情况,而应该先分析便秘的原因,对症处理。临床上发现,便秘严重的老人,相当一部分存在肠道息肉或肿瘤的情况。所以,老人出现频繁便秘时,最好到医院做一下肠镜,看看肠道是否正常。

“现代人肠癌高发,其中老年人占比较高,而且发现时很多人已是晚期,他们往往持续一段时间便血或便秘,但不自知,延误了病情。”周贤斌建议,45岁以上人群如果之前从没做过肠镜,最好做一次肠镜,能大大降低肠癌的风险,对于家族里有肠癌患者的人,肠镜检查尤为重要。

器质性疾病引起的便秘,病因找到了,虽然可能是坏消息,但好歹知道下一步该怎么做。而功能性便秘,似乎只能依赖泻药通便,离开泻药,便秘很难解决。

周贤斌说,这也是老人们对便秘的普遍误区,一旦经常出现便秘,老人就会对这种状态习以为常,并且长期靠泻药通便。问题是,泻药的作用只是临时解决便秘,有些老人甚至需要靠几种泻药维持排便。“绝对不赞成长期用泻药,除了延误疾病诊治,还会导致结肠黑变病。”

他表示,功能性便秘也能治疗,这个治疗包括饮食、生活习惯、运动、药物等多种手段调理,而且每个人的“处方”都不一样。患者需要坚持调理一段时间才能见效,而且之后要继续坚持健康的生活方式,才能让肠道保持顺畅,远离便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