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疹一年四季都会发生,但是春季过敏原增多会增加湿疹的发生率。最近医院过敏患者增多,其中不少人表现为湿疹。医生提醒,湿疹治疗有三个关键,一是别抓挠,二是规范用药,三是避免刺激,以免变成慢性湿疹,增加治疗难度。
湿疹年年来报到
清明期间,椒江的刘女士和家人去上坟,当天天气温暖,春风和煦。晚上回家时,她发现自己的双手手背出现了几颗小疹子。
刘女士一点也不意外,因为每年春天她的手背都会长一拨疹子,很痒,但只要忍着不抓挠,过几天等水疱消了就没事了。
然而,一个星期后,刘女士手背的疹子突然变多,整个手背红肿起来,部分皮肤明显变厚。“吃了几串烧烤,那天晚上觉得皮肤刺刺的,可能睡觉时没忍住痒抓挠过了。”
今年的情况似乎和往年不同,刘女士没敢继续熬着,去看了医生,被诊断为湿疹。
刘女士很奇怪,湿疹不是一般出现在潮湿的部位吗?手背整天暴露在空气里,没有汗,为什么会出现湿疹?而且,每年春天都出现在同样的地方,难道湿疹有记忆的吗?
湿疹病因复杂
台州医院皮肤科主治医师余忠义介绍,湿疹是由多种因素引起的瘙痒剧烈的一种皮肤炎症反应。
湿疹可以发生在任何部位。一般婴儿湿疹常见于身体皮肤褶皱处,成年人的湿疹会出现在生殖器周围、肛门周围、手上和腿脚部,哺乳期女性还可能出现乳房湿疹。
“不仅仅是潮湿,接触性因素、饮食因素、精神因素、季节变更、局部的排汗变化等,都可能诱发湿疹。湿疹一年四季都会出现,大多数在季节变更的时候表现得更明显一些,这与其自身出汗出油形成皮脂膜自我保护有关,毕竟冬天皮肤汗液皮脂分泌要少很多。”余忠义说。
他表示,湿疹是皮肤受到刺激后的表现,诱发因素很多,也很复杂,医生在简单的问诊中无法得到来自患者的准确信息,所以很难百分百确认是哪一个因素。如果患者多次出现湿疹,建议回顾发病前的接触史,观察下一次接触时是否有同样的反应,大致可以判断出是什么原因导致湿疹,以后尽量避免。
“家庭主妇手”是慢性湿疹
余忠义说,湿疹分急性、亚急性、慢性三期,大部分人和刘女士一样,都会从急性转入亚急性,皮损以小丘疹、结痂和鳞屑为主,仅见少量丘疱疹及糜烂,仍有剧烈瘙痒。
“这种情况,如果症状不重,没有继续刺激,再忍住不挠,确实有很多人不需要用药就能逐渐恢复。”他说。
但是怕就怕一些反复发作的。反复发作,患者忍不住痒会反复地抓挠,抓挠得多了,湿疹就从亚急性变化成慢性了。
慢性湿疹表现为患处皮肤增厚、浸润,棕红色或色素沉着,表面粗糙,覆鳞屑,或因抓破而结痂,瘙痒剧烈。病程不定,易复发,经久不愈。
“家庭主妇身上就有一种慢性湿疹,临床上很常见,但是常被忽视。”余忠义说,有些家庭主妇,手反复脱皮开裂,也反复就诊检查,她们到医院开了各种药膏,用的时候症状减轻,停药后就又复发了。“这种情况是因为家庭主妇会在做家务中反复接触一些对手有刺激的东西,比如洗洁精、洗衣粉(液),然后手指就开始瘙痒,出现水疱,乃至于开裂了。当皮肤症状第一次出现时,还是急性或亚急性,但是如果不注意防护,反复接触刺激物,结果变成慢性。”
湿疹治疗考验自制力
湿疹能治愈吗?余忠义说,很容易,又很难。
说容易,是因为患者如果能忍住痒不抓挠,皮肤的症状会慢慢消失;说难,是因为患者很难忍住不抓,也很难完全避免反复刺激和坚持用药。
出现湿疹后,能忍过去的还需要用药吗?“治疗应该根据患者的感受来决定,瘙痒明显的药膏乃至于激素类药膏都是要用的,因为控制瘙痒才是第一位。身体各个部位,治疗的方式略有差别,手上的湿疹,如果不是很痒,涂护手霜就行了。”他说。
在防范手湿疹上,护手霜是最简单最有效的保护工具。护手霜可以在手的皮肤上形成一个保护层,减少外界的刺激。“轻度的手湿疹患者大多数是女性,而重度患者以男性居多,因为没几个男性会用护手霜。”
余忠义提醒,随着年龄增长,湿疹发病或症状有加重趋势,所以一般建议早期治疗,哪怕使用激素类药膏都是可以的。如果湿疹反复发作成为慢性湿疹,治疗就是持久战了,患者要坚持治疗,以免出现耐药。患者最好找出自己对哪些东西过敏,尽量避免,家庭主妇最好戴手套做家务。另外,很多人诱发湿疹的刺激源都不一样,同时湿疹的程度差异也很大,建议用药前单独咨询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