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教育
健康教育
 
您现在的位置 : 首页
> 健康教育

膏药贴不好,等于给自己“下毒”
日期:2020-10-26 11:22   作者:颜敏丹   来源:台州日报  

“痛痛痛,贴贴贴,早贴早轻松!”这句与膏药有关的广告词,让人认为哪儿痛膏药贴哪儿,就这么简单。

其实,膏药怎么贴,是有讲究的。

以为膏药贴久一点多吸收,结果皮肤“抗议”了

前几天,王大伯因排练新舞不慎扭了腰,他来到天台县中医院开了几盒膏药。10月15日,王大伯又来医院了,这回看的不是腰伤,而是皮肤。

原来王大伯治病心切,医生交待的注意事项一概忽略,出了医院大门就在腰间贴了两张膏药,没有清洗患部皮肤,也没有看说明书,想着“两张膏药要贴够48小时,让它多吸收”。两天后,皮肤出现大片的潮红和水疱,长时间不能退散。

“膏药属于我国传统治疗方法之一,它利用药物施于患者体表或患部,通过体表对药物的吸收和经络的通路,发挥药物作用,所以怎么贴还是非常有讲究的。”天台县中医院皮肤科主任裘宇光说,“过敏体质的患者,在膏药贴敷后容易得接触性皮炎,患处皮肤出现红斑、丘疹、水疱甚至溃烂。同时,很多患者都有个误区,认为贴敷的膏药越多,时间越长,达到的效果越好,实际上,这样反而会出现药物过量吸收的问题。”

脚踝一下子贴了3张膏药,出现恶心、头晕

前不久,高三学生小陈打篮球崴了脚,一位球友给了他3张不知名的膏药,说用过效果不错。小陈想让脚早点好,就把它们统统贴上去,绕脚踝贴了一圈。

止痛效果是不错,可当天,小陈就出现了恶心、头晕症状,送医后才知道是过量贴敷膏药导致的不良反应。

“目前市面上能买到的膏药贴,其药物组成并不完全相同,有些膏药含有毒性物质,适量贴敷能缓解症状。小陈一下子贴3张,药物超剂量渗入皮肤,这无异于给自己‘下毒’,增加药物不良反应的风险。”天台县中医院药剂师陈端说。

据了解,外用膏药主要包括软膏剂、黑膏药、橡皮膏3种,很多贴膏剂都可能引发不良反应,只要严格遵从说明书和医嘱的用法用量,不要过量贴敷、超长时间贴敷即可。但是还应注意每种膏剂的涂抹和贴敷时间,一般膏药大多贴敷24小时更换一次,但也有特殊的,贴敷24小时后,隔日再贴。

药剂师陈端提醒大家:大多数膏药都不是针对病因的治疗,只能缓解患处疼痛症状,一旦使用后病情加重,应及时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