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动态
卫健要闻
市级动态
公告公示
基层动态
 
您现在的位置 : 首页
> 工作动态 > 基层动态

仙居:推进“医共体”建设 让群众共享健康红利
日期:2020-11-12 11:27   作者: 王妙妙  尹畅 应美芳   来源:仙居新闻网   访问次数:

“幸亏有你们,不然真的不知道自己会有这么危险,真的太感谢了!”来自下各镇的患者罗日方握着医生成新满的手激动地说。原来,前段时间罗日方突然感到胸闷,就近来到下各镇卫生院检查,当时检查心电图一切正常,但是医生考虑到有心梗的可能。下各镇卫生院医生成新满在内部群里发了相关信息,县人民医院坐班医生看到后立马回复要患者到人民医院检查。当晚,县人民医院成功给罗日方做了心脏支架,让罗日方躲过了一劫。

这是县人民医院“医共体”建设中,群众享受健康红利的一个缩影。自2019年县人民医院开始推进“医共体”建设,目前已经实现了“基层首诊、双向转诊、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模式,使群众看病更便捷。

双向转诊

开启“绿色通道”

今年10月上旬,横溪镇55岁的俞女士突发心跳呼吸骤停,横溪医院第一时间在有400多人的“仙居县胸痛中心群”里发了一条信息。收到消息30分钟后,俞女士由救护车送到县人民医院,从绿色通道直接绕行急诊快速送往DSA导管室造影评估,20分钟后,县人民医院心内科朱赟副主任团队为患者做了冠脉造影明确了病因。得益于医共体内胸痛中心群的交流合作和胸痛中心技术的不断成熟,俞女士很快由ICU转心内科治疗好转出院。

“该患者能够快速明确诊断,转危为安,得益于高质量的心肺复苏,胸痛中心成员单位的快速转诊,心内科介入团队果断地冠脉评估,肺CTA评估,技术进步、流程优化,设备的先进等,这种抢救能力在三年前是做不到的,如今能够做到,得益于胸痛中心和医共体建设的成果。”县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医师王丹枫说。

“对老百姓来说最主要的还是方便,能在家门口享受到与大医院一样优质的诊疗。”王丹枫说,“基层无法解决的病例,我们会通过转诊平台,把患者转到上级医院相应科室诊治,专走‘绿色通道’,免去了很多步骤,这也是‘医共体’的利好体现。”

这是我县医疗卫生管理体制机制的一次重大改革,目的就是让老百姓看病、就医更加便捷、实惠。今后,县人民医院在“医共体”建设中,除了专家传帮带基层医护人员外,还将加快引进高层次人才和优秀青年人才,加强与上海、杭州等大城市医院的联系,为提升“医共体”各单位医疗服务能力提供坚强保障。

 

上下联动

提升基层服务能力

随着秋冬季节的到来,加上今年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呼吸道传染病在秋冬又是高发季节,给各乡镇医院带来了极大的挑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一种呼吸系统疾病,患病人数多,病死率高。由于其缓慢进行性发展,严重影响患者的劳动能力和生活质量。

从今年10月份开始,我县各乡镇卫生院就开展了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筛查,前期主要根据年龄段选择不同人群进行慢阻肺的问卷调查,然后给每个人做肺功能检查,筛查出阳性的人员,将进一步到县人民医院进行检查、确诊。

“在此次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筛查中,县人民医院全程进行了指导,阳性人员直接送到人民医院检查。”湫山乡卫生院院长张操说。作为医共体的牵头单位,县人民医院不仅做好统筹推进、肺功能检查质控工作,而且还及时了解并帮助解决成员单位碰到的问题和困难。得益于医共体工作持续深入推进、各项有效举措落地生效,医共体在日常医疗服务中发挥着上下联动的高效作用。正在开展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筛查工作,就是医共体服务便民的见证。

湫山乡卫生院、县人民医院各司其职的联动作用,充分体现了医共体内机构整合、服务协同的优质高效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立了反应敏捷、行动迅速、处置得当的突发公共卫生应急处置机制。

疫情防控

做好“两手抓”

我县以人民医院为牵头单位的医共体共有横溪卫生院、湫山卫生院等14家基层医疗机构,自从开始落地实施以来,县人民医院将医疗资源在医共体内统筹,努力实现均衡化发展,每个基层医疗机构各自驻守一方,又跟总院密切联系,共同打造更便民、更接地气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为进一步做好新冠肺炎等呼吸道传染病防控工作,县人民医院严格落实“外防输入、内防反弹”各项措施。

“现在我们医院对于疫情防控的要求更高,要求做到发现感染者本院就地治疗的能力,目前我们已经将隔离病房准备好,相关的仪器、医护人员都时刻准备着。”县人民医院副院长陈亚琴介绍,该院在做好本院工作的同时,还坚持“医共体”上下一盘棋思想,全面掌握总院及分院的物资储备和需求情况。总院统一统筹调配物资,建立物资储备清单,实行物资设备动态储备,储备量满足30天满负荷运转需求,科学有序做好物资统筹调度,尽最大努力满足防疫与医疗需求。

此外,县人民医院也会定期派医务部、院感科、防保科等相关人员前往医共体其他院区进行院感巡查,通过现场查看、现场评估,以及对疫情防控的院感组织管理、布局流程、职业防护、标准预防等进行全方位拉网式排查,针对检查出的问题、院区防控薄弱环节及风险隐患,提出整改意见和建议。

这样的医疗服务医共体,在新冠疫情的实战检验中体现了促进“群防群控”“科学防控”的作用。在日常诊疗中,它成为服务、责任、利益、管理共同体,实现县、乡、村三级医疗机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联动,推进我县分级诊疗政策的有效实施,医疗资源有效共享,基层服务能力进一步提升,有力推动形成基层首诊、双向转诊、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