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一到暑假,市民张女士就会带上读小学的女儿来一趟国内游或境外游,增长见识。今年暑期,她取消了长途旅游计划,只打算开车载女儿到市内有名的景区玩一玩。“安全起见,还是尽量避免跑太远。”
随着近期跨省游重启、影院陆续复工,同学们的暑假生活也渐渐丰富起来。外出时应该注意什么,如何做好个人防护?记者就此采访了台州医院专家。
减少不必要的外出
暑期来临前,市教育局印发了《关于做好2020年春季学期结束和暑假有关工作的通知》,要求持续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
如继续实行校园封闭式管理,所有人员进入校园时,一律核验身份、查验健康码、检测体温,除了值班值守等学校工作人员外,其他无关人员原则上不得进入校园。继续通过“教育系统健康管理平台”对在家学生进行每日健康监测,提醒学生假期要坚持每日健康打卡,教育引导学生外出时做好安全防护,尽量减少聚集行为,避免去疫情中高风险地区旅游,倡导在浙江省内或台州市内活动。
“同学们要持续关注国内疫情,不要去有风险的地方旅游。”台州医院院感科主任王赓歌说,防疫最重要的有两点,一是勤洗手,二是戴口罩。饭前便后或外出游玩回家后,要及时清洗双手;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去商场超市等人流密集的地方,要戴好口罩。
王赓歌提醒,最近电影院陆续复工,有的学生会选择去影院放松一下,这时要按有关要求做好防护措施,比如全程戴口罩,不要吃东西等。“学生们平时最好尽量减少不必要外出,减少各类聚集性活动。”
生活作息要规律
“有的学生一放暑假就睡懒觉,作息变得不规律。”王赓歌认为,学生暑期生活需张弛有度,在坚持居家学习、完成暑假作业的同时,要进行适度的户外锻炼和日常劳动,规律作息,增强体质。
“早上起来可以出去锻炼下,一周保持一定的运动强度。”王赓歌提醒,一般来说,戴口罩肯定会对呼吸等造成影响,特别是在剧烈运动的情况下,需氧量会明显增加,每个人的耐受情况也不同。“学生户外运动时,最好不要戴口罩。”
除了保证每天一定运动量,还要做到合理饮食,保证蛋白质和维生素摄入。“学生们要少吃生冷食物,避免拉肚子引起发热等症状,多吃牛奶、鸡蛋、鱼、肉等富含蛋白质的食物。”王赓歌说,此外还要谨防着凉感冒,如果出现感冒症状特别是发热、全身酸痛、乏力等,要及时到医院发热门诊就诊排除新冠肺炎感染的可能。
王赓歌说,天气炎热,有的学生在家时会打开空调,但不要一味贪凉,长时间门窗紧闭。“要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最好上下午各一次,每次开窗通风30分钟至1小时。”
“暑期也不过度玩游戏或看手机,要保证合理睡眠时间,不要熬夜。”王赓歌说,睡眠不足对免疫功能、内分泌调节等都会有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