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脑血管疾病逐渐年轻化 关注健康要从“头”开始 |
|
你是否常忘记缴水电费?刚放下的东西,一转身就找不到?明明话在嘴边,可就是想不起来?你开玩笑说是自己“老了”,其实这可能是大脑需要调养了。 大脑掌管人的感觉、感官、思维,相当于人体的司令部,与健康息息相关,其重要性不言而喻。随着生活节奏的日益加快,人们对大脑的利用率越来越高,却鲜有人能够真正去关注脑部的健康,近年来,脑血管疾病、帕金森、脑肿瘤等脑部疾病充斥着人们的生活。 9月16日是中国脑健康日,你对自己的脑健康关注过吗? 脑血管疾病逐渐年轻化 近日,28岁的李先生(化名)下班回家后,突然间觉得头昏,没多久就倒在地上失去了知觉。家人立刻拨打了120将其送往医院抢救。经过诊断,李先生是因为心脏病引发的脑中风。在经过紧急抢救后,他已经脱离了生命危险,但已经偏瘫。 台州医院神经内科主任医师柯绍发介绍,近几年来,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在不断增加,且逐渐年轻化,“20多岁的年轻人出现脑血管堵塞、脑出血等情况越来越多见,这类疾病不再是老年人的‘专利’。而且发病后致残率、死亡率也很高,这对于家庭和其个人来说,都是一个沉重的负担。” 除了脑血管疾病外,影响大脑健康的还有帕金森等这些慢性疾病。“现在老龄化越来越严重,在老年群体中,这些大脑疾病也越来越多见。”柯绍发说。 他表示,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年轻人饮食结构不合理、体育活动减少、生活不规律、工作节奏加快、焦虑紧张等,这些都会导致人体代谢紊乱,诱发各种脑血管疾病。“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心脏病、肥胖、抽烟酗酒等这些都是影响脑健康的高危因素,都会使得脑中风、脑梗等发病概率大大增加,而这些高危因素也越来越年轻化,所以才会使得脑血管疾病越来越年轻化。” 疲劳、用脑过度,要警惕大脑亚健康 脑中风、脑炎、脑肿瘤、脑外伤……很多人认为,只有出现这些脑部疾病,大脑才是属于不健康的,其实并不是,大脑不健康还会以另外一种形式存在,那就是大脑亚健康。 柯绍发表示,现在生活节奏加快,很多人为了工作都会很拼,所以经常会处于“压力山大”的状态,大脑长时间负荷运转,就会出现疲劳,这样就会出现大脑亚健康的状态。而大脑若是长期处于亚健康状态,就容易患上脑血管疾病。 “如果在生活和工作中经常会出现容易疲劳、反应能力降低、记忆力下降、不容易集中精神等症状,这说明你很有可能是用脑过度,就要警惕大脑亚健康了。”柯绍发提醒,若是经常出现头痛、头晕、耳鸣、四肢无力或麻木、言语不清等现象,这些就很有可能是脑中风的前奏,一定要第一时间到医院检查就诊,“一旦不及时治疗,脑部疾病会给患者的身体带来很大的痛苦,而且会留下后遗症。” 在生活中,要格外关注脑部状态变差的信号。若是出现记忆力减退、睡眠质量的下降等情况,就说明用脑过度,大脑比较疲劳了,这时候就应该注意休息,让大脑进行充分“休养”。 “到了35岁,建议大家要进行定期体检,提早做好危险因素的筛查。”柯绍发说。前段时间,老张因为右腿出现偏瘫的症状去医院进行就诊,治疗几天后,病情转好,于是他就拒绝进一步的病因筛查。没想到只过了3天,病情突然加重,老张被家人紧急送到了医院。在抢救后,老张仍是出现了严重的瘫痪。“当出现发病的前奏时,一定要做好病因筛查,才能及时进行干预。” 适当动起来,不要过度用脑 柯绍发表示,预防脑部疾病,必须从日常生活的细节入手,养成良好的习惯,均衡膳食、加强运动,这样才能及时让大脑从亚健康状态脱离出来。 “不管生活中还是工作中,要保持情绪稳定,减少焦虑,当压力过大时,要学会及时排解和调节。”柯绍发说,在工作、家庭等社会压力极大的环境下,也要遵循健康的生活规律,以免造成生物钟的紊乱失调,尤其要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和高质量的睡眠状态,不要过度用脑。 还要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不暴饮暴食,少吃高脂高油高糖的食物,多吃些少盐等清淡的食物;要多进行适量的有氧运动,比如游泳、跑步,多听歌、看书和别人交流,保持乐观的心态。“运动能调节和改善大脑的兴奋与抑制过程,使大脑功能得以充分发挥,延缓大脑老化。而且运动时由于精神奋发,心情舒畅,还能促进记忆力和智力的发展。”他说。 大脑和身体一样,也是需要不断进行锻炼的。不断接触、学习新的事物,才能保持大脑的活力。业余或退休后为自己培养一个兴趣爱好,不仅能维持对脑力的持续锻炼,也能让人保持一颗热爱生活和积极向上的心态。同时,柯绍发还提醒,不吸烟、不过量饮酒也是保护大脑健康的良策,平时一定要重视大脑的定期检查,早发现早治疗,避免造成功能缺失的后果。 |
打印 关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