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5月29日是全国计生协会成立42周年纪念日,也是计生协第24个“会员活动日”。在我们身边,有这样一群计生工作人员,他们扎根基层30年,热爱自己的本职工作。走进新时代,计生工作的内涵、特点、要求和机制都发生了新的变化,但他们始终尽心竭力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用爱心服务于民,以群众满意作为自己工作的准则,在平凡的岗位上谱写出了不平凡的动人事迹。
林琪:让群众在潜移默化中接受婚育新风的熏陶
“我对计生工作比较了解,也很有感情。只有沉下身子实实在在地办事,才能赢得百姓的理解和支持。”温岭市新河镇计生协副会长林琪,自1992年开始从事计生工作,这是他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出于对这项工作的热爱,他一干就是30年。
“要做好计生工作,转变群众的观念是根本。”为了做好国家计生方面的政策宣传,林琪想到了将其与文艺活动结合起来。在他的努力下,“新河镇人口文化艺术团”成立了,小品、快板、情景剧等节目一个个排练起来,这也成为新河镇计生协宣传服务的一大品牌。
林琪利用自己的特长,以宣传计生政策、弘扬婚育新风、促进生育文明为主线,精心策划编排了音乐快板《四老太说娃》《三亲家》《点亮未来》等节目。节目排好了,林琪就带着艺术团的成员进社区、进村居、进学校、进企业开展宣传。每年,“新河镇人口文化艺术团”下乡巡回演出100多场,让群众在潜移默化中接受婚育新风的熏陶。
实施计生特殊家庭帮扶项目6年来,新河镇计生协推行“政府买单、协会服务、义工帮扶”的工作方法,探索出一条为全镇计生特殊家庭编织生活生育健康保障网的新路子。
近年来,新河镇计生协被中国计生协评为“全国计生协先进单位”,入选浙江省计生协“十佳改革创新案例”等。新河镇也跻身全国计生特殊家庭帮扶模式探索试点镇。林琪多次被评为台州市、温岭市计生先进个人、“优秀事业干部”等。
吴岚:让计生困难家庭生活更有保障
在“5·29会员活动日”期间,城北街道组织辖区内的失独家庭开展做蛋糕、做麦饼等活动。活动现场,欢声笑语,其乐融融。
“我们要把困难计生家庭,当作自己的家里人一样,时常走动、看望,加深彼此之间的情感。”温岭市城北街道社会事务服务管理办公室主任吴岚说,从1992年开始,她就在计划生育服务站工作,这一干就是30年。工作岗位发生了变化,但是她始终没有脱离计生这项工作。
“计生工作比较繁琐,我们现在做的都是一些暖心工作。”吴岚说,针对失独等计生特殊家庭,需要将国家政策传达、执行到位,特别是涉及补助政策,“前期,我们要调查统计清楚,获得补助者的银行账户,并一一核实,确保不漏一户。”
每次办公室同事下村随访慰问,吴岚都嘱咐,要随手记下各户困难情况,及时梳理和解决问题,以防疏忽。为了更好地帮扶计生困难家庭,吴岚联系了志愿者、家庭医生签约团队,一对一结对,让他们的生活与健康更有保障。
防疫工作紧张时,人手不够,吴岚就与村干部一起,动员居民打疫苗,与工办同事一起分析辖区企业员工疫苗接种情况,动员企业员工接种疫苗。虽然疫情起起伏伏,但是有她在,日常事务并没有耽误,前来办事的居民不会空跑,保证了计生等各项工作的正常运转。
陈素清:以心换心,送去实实在在的帮扶
“我来自农村,平时就喜欢跟人打交道。碰到群众不理解的、有疑惑的地方,我们可以当面做好解释与沟通。”温岭市城西街道计生协工作人员陈素清,干了30多年的计生工作。这项曾被称为“天下第一难事”的工作,陈素清却一直做得很好。
“我们要站在群众的角度,以他们喜闻乐见的方式,给他们送去实实在在的帮扶。活动要做得接地气一些。”每月到失独家庭开展上门走访,陈素清就像走亲戚一样,陪他们说说心里话。
说起失独家庭,陈素清说,她特别能理解他们失去孩子的心情。“碰到团圆的日子,比如端午、国庆节,我们一般不上门开展慰问,这样反而容易引发他们的愁绪,我们要充分尊重和理解他们。”陈素清说,做计生工作要与农村的风俗习惯结合起来。
陈素清待人热情,为人公正,得到了群众的普遍认可。“我经常下乡去做计生工作,村民对我非常热情。有些村民还主动送我一些蔬菜和水果,他们的心意我领了,但是东西不能收。”上门走访慰问,陈素清最想听到群众说的话是:感谢党和政府的关心、关爱,“这是对我们工作的最大认可。”
在一线工作30年的计生工作人员还有很多。城东街道社会事务服务管理办公室工作人员赵志丹,经常和同事们到街头宣传、上门随访,为计生困难家庭排忧解难,为群众提供优质服务。她见证了我国人口政策的变化,更感受到人口政策越来越成熟,也越来越有人性化的温度。
“计生工作关系着千家万户,我们的工作必须做实做深。”石桥头镇社会事务服务管理办公室工作人员柯君丽,做计生统计工作时严谨、细致,要求自己尽量不漏报、不错报,让群众享受到政策带来的福利和便利。
经过多年努力,温岭市人口计生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在推进优质服务、强化基层基础工作等方面探索出不少好的经验和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