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动态
卫健要闻
市级动态
公告公示
基层动态
 
您现在的位置 : 首页
> 工作动态 > 基层动态

臻于至善 擦亮健康底色 ——仙居县人民医院高质量发展工作纪实
日期:2022-08-01 10:51   作者:周伊萍 郑梦媚 应美芳   来源:仙居新闻网   访问次数:

“十四五”期间,浙江的优质医疗卫生服务将向“山”与“海”不断延伸。2021年3月29日,浙江启动实施医疗卫生“山海”提升工程,集中省内综合实力最强的省市级三甲医院重点帮扶32个山区海岛县提升医疗服务能力,这是“双下沉、两提升”工程的迭代升级版。搭乘“山海”提升工程快车,仙居县人民医院与浙江省人民医院“牵手”,成为浙江省人民医院浙东南院区,依托专家精准帮扶,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和共享,并以创建三级乙等医院为抓手,持续推动“山海”提升工程落实落细,让山区百姓“足不出县”就能享受优质医疗资源。

优质资源,奔向“山海”。自“山海”提升工程签约以来,仙居县人民医院(浙江省人民医院浙东南院区)紧紧围绕“争三乙、谋体量、建学科、挖内涵”一条主线和“以患者为中心,以员工为核心”两个基本点,贯彻落实“山海”提升工程“3342X”要求,带领仙医全体员工积极打造“人文仙医、管理仙医、学科仙医、智慧仙医”4张品牌金名片,为广大群众提供了更加安全、高效、便捷的医疗服务。

学科仙医:接续奋进  医疗水平全面提升

“真没想到,省里专家下来坐诊,让我捡回了一条命,真是太感谢他们了。”去年10月,60岁的王先生因为不明原因脑梗塞住院,经过省人民医院超声医学科下沉专家王嶒的右心声学造影检查,发现患者脑梗塞与卵圆孔未闭相关。省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下沉专家徐强亲自为患者操刀,进行了卵圆孔未闭介入封堵术。据悉,这一新技术的成功开展,不仅是县人民医院积极推进学科建设的一个缩影,更填补了我市此项治疗技术的空白。

人之为学,不日进则日退,只有持续不断地将学科建设好,才能高效提升医疗质量,推动医院高质量发展。

医院以争创浙江省县级龙头学科和台州市重点学科为目标,通过重点专科托管、重点合作科室、设立专家工作站、成立医学中心等形式,开展靶向精准帮扶。心血管内科、泌尿外科、妇科、普外科等4个重点学科实现全托管,由下沉专家担任科室执行主任;8个帮扶学科由下沉专家负责业务管理与学科建设,实现帮扶精准化、规范化。

心血管内科首次独立完成了阵发性室上速射频消融术、超声科成功开展首例右心声学造影和完成首例CRT植入术、泌尿外科开展经会阴超声引导下前列腺系统穿刺活检术、腹腔镜根治性全膀胱切除术……医院新技术、新项目的接续涌现,是推动健康事业发展的一大步。

“人材者,求之则愈出,置之则愈匮。”作为学科建设的根本,县人民医院把人才培养作为战略工程来抓,坚持“培人才”和“引人才”相结合,成立人才工作组,制订浙东南院区人才建设“青尖计划”,培养“双百人才”,并成为杭州医学院附属仙居医院,加强人才培养和学科建设。

“医院以培养优秀人才为抓手,借助‘山海’提升工程这股东风,通过12名下沉专家与帮扶科室一对一‘师带徒’结对形式,从‘输血式’帮扶向‘造血式’提升转变,培养一批符合当地地域特色的专业化学科人才,打造一支带不走的技术队伍。”县人民医院院长杨向红说。

管理仙医:党建引领  动能越蓄越足

“前不久出台的医疗机构工作人员廉洁从业九项准则,部分科室还未开展学习宣讲。” “医院花园一角的‘廉标’有破损,需要更换。”……打开“钉钉”,医院网格管理员将日常中发现的问题一一上传到该院工作台。

管理是医院发展永恒的主题。该院坚持以党建为引领,深入推进党建统领网格智治,积极建立1+3+N网格化管理体系。据悉,目前医院共有82个网格管理员,这些网格管理员由具备一定资历的科室业务骨干、支部纪检委员等组成,对全院9个片区进行监督。

同时,医院以等级医院评审为抓手,以评促建,以评促管,将常态化的工作与等级医院评审进行有机结合,创新、落实和推广“安全、质量、服务、效率、成长”十字管理体系。不断完善委员会和专管员体系,积极倡导领导到基层、行政到一线、医技到临床的“三到”机制。坚持每月2-3次院长行政查房、每日夜查房,将管理前移到临床一线。推进持续质量改进、灾害脆弱性分析等管理工具的运用,创新性提出SAN三改法,高效实现日常改进留痕,促进立知立改。

“等级医院评选代表着一家医院的综合水平,但不是医院的最终目标,我们希望通过以评促建、评建结合来实现医院的长远发展。”县人民医院党委委员、副院长张国兵说。

此外,医院以“山海”提升工程为契机,积极推进县域医共体建设。着重打造“省心、省力、省钱”,省、县、乡一站式就医新模式,省级专家分别下沉到4家乡镇中心卫生院参加坐诊排班;通过分析县域疾病谱,深入推进“一院一科”,打造横溪骨科、南峰康复科、下各普外科、福应慢病服务等亮点特色学科。今年5月,县人民医院医共体横溪院区血透中心正式投入使用,在全市乡镇卫生院中属首家。

智慧仙医:数字赋能  服务群众更便捷

“我昨天就挂了中医专家号,检查时段告知得明明白白,我卡点过来就可以了。”日前,家住南峰街道的王女士做完检查后开心地说。为了更好地方便群众看病,医院实行检查智慧预约方式,并开展多点位便捷式的集中预约。截至目前,检查智慧预约率已达到98%以上。

“我先给你开些中药调理一下,下午过来拿,或者留个地址给你寄过去。”从到医院看病到就诊结束付费,王女士少了排队等候、多趟跑的麻烦,看病前后加起来只用了二十来分钟。

为了进一步提高诊治效率和诊断的精准率,医院瞄准“互联网+医疗健康”服务这一重点领域,通过让数据多跑路、让患者少走路,来打造“智慧仙医”金名片。同时,借助“山海”提升工程,在省人民医院的大力支持和县卫健局的推进下,成功搭上这股东风,推出“云上中医馆”,并使其顺利在14家医共体成员单位落地,打通了百姓就医“最后一公里”,助力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

此外,医院结合浙江省医疗“最多跑一次”改革要求,推出“虚拟床位”服务,每月约服务患者120人次,广受患者和家属的好评。开展信息化手术演示新技术,利用技术将手术画面首次辐射全院科室电脑,同步直播、内网共享,为业内首创。在省人民医院信息科的帮扶下,医院完成了信息化提升的总体方案,通过方案的实施满足等级医院评审、互联互通、电子病历四级等需求。

人文仙医:两心文化  与患者、员工心连心

“现在天气热了,你们更要注意保持环境卫生,一定要按时消毒。”近日,医院居家护理团队腹透专科护士李霞又一次来到92岁高龄的腹透患者潘阿伯家中,为潘阿伯更换短管,评估居家腹透情况,对潘阿伯居家环境、换药操作流程、服药情况、营养情况等做指导。

医术治疗人的身体,人文治愈人的心灵。医院践行人文医疗理念,以患者为中心,组建专业的医疗护理团队,通过“互联网+护理”,将护理服务延伸至其出院后的持续治疗和康复中,近距离、高质量为出院患者服务。

针对群众就医满意度,医院还多次进行现场调研,科学部署、多措并举,通过增派专家坐诊、加强预约服务、增加志愿者服务人数、开设1936餐吧等方式,全方位提供有温度的医疗服务、构建有温度的医患关系、营造有温度的医院环境。

“我学会了书法、剪纸。”“我学习了心肺复苏,还动手按压了。”7月15日,县人民医院第一期职工子女夏令营圆满结束,孩子们踊跃发言,向大家分享自己的感受与收获。

医院以员工为核心,积极推动共建共享、员工自治医院模式建立,进一步提高员工的幸福感和归属感。搭建“仙医好声音”平台,通过“金点子”我来提、“改进点”我来找、“办不成问题”我来说、“小梦想”我来畅想等形式,聆听员工心声,解决员工思想、工作、生活、心理等方面的实际问题。倡导“泛人才观”,打通派遣、合同、正式编制等不同身份人员的升级通道,让员工充满幸福感和归属感。成立“员工之家”以及以1936为主题,陆续推进1936驿站、1936书吧、1936蛋糕小屋等系列品牌。

今年,医院取得2021年度医疗卫生“山海”提升工程考核第一名的优异成绩,并作为省卫健委推荐的唯一一家“山海协作”县级医院,参加山区26县跨越式高质量发展典型案例征集。

山盟海誓,步履不停。“我们将贯彻落实‘输血+造血’的托管要求,立足医院实际,促进医院发展,有序推进与省人民医院间的医、教、研、文全方位融合,共同朝着构建浙东南医疗中心、现代医院管理体系的县级医院标杆,山区县跨越式发展先行试点和重要窗口的目标不断前进。”对于下一阶段的工作开展,杨向红充满期待。

记者手记

医院与老百姓的生活息息相关,是关乎民生的重要所在,也是展示城市形象的重要窗口。持续推动“山海”提升工程落地开花,助力县人民医院(浙江省人民医院浙东南院区)高质量发展,让基层群众在家门口看得上病、看得好病,不仅是仙医人的职责,更是全县百姓的期盼。

千帆一道带风轻,奋楫逐浪天地宽。正如杨向红所说:“既然认定了这一件事,就要全力以赴去做好,这是我们当医生的‘职业病’。”县人民医院与浙江省人民医院“牵手”是一个契机,更是一个新的起点,需要全体仙医人齐心协力、一鼓作气、不遗余力,用汗水浇灌收获,用实干笃定前行,谱写仙医发展的新辉煌,更好地守护仙居百姓的健康。

医院与老百姓的生活息息相关,是关乎民生的重要所在,也是展示城市形象的重要窗口。持续推动“山海”提升工程落地开花,助力县人民医院(浙江省人民医院浙东南院区)高质量发展,让基层群众在家门口看得上病、看得好病,不仅是仙医人的职责,更是全县百姓的期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