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动态
卫健要闻
市级动态
公告公示
基层动态
 
您现在的位置 : 首页
> 工作动态 > 市级动态

台州医院成功救治一名严重挤压伤患者
日期:2023-07-21 17:10   来源:台州日报   访问次数:

6次手术,光是血浆就用了1万多毫升;41次床边扩创操作,7次全院MDT讨论,15次会诊;急诊科、骨科、泌尿外科、血管外科、介入中心、烧伤科接力手术……经历了140多天的积极救治,37岁的阿刚(化名)终于转危为安。

7月11日,台州医院东院区急诊6B病区,康复师尹仁龙正为病床上的阿刚按摩左腿,防止长期卧床后腿部萎缩。一旁的妻子阿芳(化名)认真地学着,6岁的儿子在旁蹦蹦跳跳。“他到现在还难以接受失去一条腿的事实,但对我们来说,人在,家才是完整的。”

祸起:重物击中,生命危在旦夕

“阿刚出事了,情况不太好。”今年2月28日中午,远在安徽老家的阿芳接到坏消息:阿刚在工地上被大型器械严重挤压,已送往台州医院急救。

“送来的时候神智淡漠,虽然创口看起来只有5厘米大小,但有经验的医生一看就知道情况严重。”急诊医生张闯迅速通知了上级医师厉兵,急诊科主任单仁飞也赶到了现场,立即启动创伤中心快速救治通道。

“严重创伤病人应快速开放静脉通路、留置导尿、进行深静脉穿刺,我们在操作时发现无法为阿刚留置导尿管,初步判断可能存在严重骨盆骨折、尿道断裂等情况。”单仁飞说。急诊科随后邀请骨科、泌尿外科、介入中心等科室进行现场MDT讨论后,决定先止血并稳定骨盆环,再行腹腔镜探查腹腔脏器损伤情况和结直肠有无损伤,最后进行下肢血管探查,视情况重建血管。

一台“马拉松式”接力手术开始。

“我们一开始是朝着保腿目标救治的。”厉兵说。但在泌尿外科张显军团队手术完成后,由于渗血较多(骨盆骨折致),止血时发现阿刚的股动脉已经离断。作为人体重要的大动脉,一般来说股动脉离断半个小时,会因为失血过多而死亡。但幸运的是阿刚的血管“自截”(血管断端自行闭合),这为抢救赢得了时间。

血管外科赵文军团队临危受命,迅速赶到手术室进行血管吻合。完成后,因阿刚的下肢张力高,骨科团队紧接着为阿刚进行了左下肢切开减压术,力求保腿。

从中午12点多,到晚上11点多,手术终于完成,阿刚被推进EICU(急诊重症)。

此时,阿芳也从老家赶到医院。

救治:一波三折,留住生的希望

术后第二天,单仁飞和急诊科副主任秦杰在查房后发现,阿刚的左下肢明显肿胀,生命体征不稳定,存在严重代谢性酸中毒、高钾血症等情况,病情极为危重。

台州医院副院长、创伤专家朱延安牵头再一次进行全院讨论。专家一致认为,若继续保守治疗,感染风险极高,将进一步加重酸中毒、肾功能衰竭等情况,建议截肢。

EICU副主任医师徐安忆找到阿芳谈话,告知讨论结果并征求意见。没想到,阿芳没有犹豫:“截肢吧,只要能保住性命。”

随后,由骨科副主任医师米爽主刀,成功为阿刚进行了左下肢截肢术,术后生命体征较之前平稳。

但几天后,阿刚的左腿残肢局部坏死明显,且人工血管破裂风险较高。

3月8日,朱延安再次组织全院讨论,讨论结果:继续扩创清除坏死组织,结扎裸露人工血管、避免不可预料的大出血,必要时髋关节离断。当天下午,由骨科主任医师张传毅主刀进行左髋部离断术。

3月14日,阿刚的病情再次出现变化,切口处出现了粪状分泌物,考虑骨盆骨折致直肠迟发性破裂可能,他再次被送入手术室,进行结肠造瘘和左下肢残端修整术。

3月30日,进行骨盆截骨术,并修补膀胱。

4月25日,左髋部植皮。

……

抢救团队成立了多学科专家在内的微信群,讨论治疗方案。“创伤中心的专家隔天就来为阿刚进行床边换药、扩创、更换VSD引流,持续了两个多月。”徐安忆说,多学科专家也都全心关注着阿刚的病情进展,经常到床边查看情况。

更让医生们感动的是阿芳,每次的病情告知,她都支持医生的决定,“活着就好,我知道你们把他救回来不容易。”

5月5日,病情稳定,脱离了呼吸机等生命支持设备的阿刚从EICU转出,转入急诊病房进行后续治疗。

现在,阿刚能在妻子的搀扶下慢慢下床走上几步。下一步,医生计划为他修整膀胱造瘘。“再过一两个月,应该能出院回家了。”厉兵说。

“能把阿刚救回来很不容易,这得益于台州医院创伤中心的建设。”回顾这次抢救,朱延安说,快速有效的创伤急救体系,是降低严重创伤死亡率和致残率的重要途径。台州医院是全国第六家、台州地区首家“高级创伤中心”,东院区更是以创伤单元为中心,零距离配备抢救专用CT、DSA、急诊手术室等,这些都为抢救阿刚赢得了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