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跟着记者去“医”线丨双胞胎超早早产儿跨区域成功营救,分离90多天后重回父母怀抱 |
|
100余例!台州市中心医院西院区(台州市妇女儿童医院)已成功地为100余例危重新生儿进行跨院转运,为救治提供了强大保障,同时实现了全市新生儿转运救治全覆盖。 5月下旬的一天,三门的郑女士和家人很早来到医院,从该院新生儿科护士手中接过双胞胎宝宝(两个超早早产儿),喜笑颜开。 “出生就分离,这中间的90多天,我们悬着的心从未真正放下。现在抱着健康的宝宝回家,很激动。感谢医院、感谢医生、护士。”宝宝出院时,护理人员指导宝妈郑女士回家后如何进行袋鼠式护理,以及识别宝宝呼吸异常、正确拍嗝手法等常用的家庭护理知识,郑女士不停地表示谢意。 转运26周双胞胎超早早产儿 2月15日傍晚,怀胎仅6个多月的郑女士,出现了宫缩及破水症状,即将分娩。26周双胞胎(超早早产儿)极高的救治难度以及高额的医疗费用,让郑女士及家人心情沉重。 在当地医院的帮助下,家属联系到了台州市中心医院西院区(市妇女儿童医院)新生儿科。家属说出了想法:“我们就怕钱花了得不到回报,即便救治成功,发育肯定跟不上同龄孩子”。 双胞胎的生存希望似乎很渺茫。新生儿科主任医师陈鲜威的解答,让家属有了信心,决心救治,“我们医院已经成功救治60余例超早早产儿,最小的早产儿仅23周,每一个经过我们救治的孩子,医院都会跟踪随访,年龄最大的孩子已经6岁了。只要治疗得当,生长发育完全跟得上,且台州市的医保政策能较好地保障了早产儿的救治。” 考虑到三门离椒江有一个多小时车程,且产妇宫口已经开全,不具备宫内转运条件,最终决定让产妇先在当地医院分娩,由当地医生进行早期救治,同时,市妇女儿童医院新生儿转诊团队立即从医院出发,连夜赶赴三门。当天晚上7点多,该院新生儿科医生王晓霞、余官敏见到了双胞胎,大宝体重880克,小宝体重950克。 “情况比预想的好一些,这个体重在我们救治过的孩子中不算最轻。”王晓霞说,医生们虽然有信心,但转运路上仍然打起十二分精神,“两个宝宝在急救车的保温箱里,需要呼吸机支持,病情相对稳定的大宝只能使用T组合呼吸器人工呼吸支持。一个半小时的路上,宝宝们的体温管理、呼吸支持、营养支持,都需时刻密切关注,眼不离手,手不离人。” 用心救治打赢生命保卫战 当天晚上8点30多分,双胞胎宝宝顺利转入该院NICU(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医护人员有条不紊地进行救治。 双胞胎宝宝睡进了更加温暖湿润的暖箱,以更好地保持体温、减少不显性失水;接上了更高级的呼吸机,接受温和、高效的呼吸支持;医生们小心地为他们建立脐静脉置管,以便使用更精细化的营养支持;少量的捐赠母乳也经胃管打进了双胞胎的胃内,确保未发育完全的胃肠道能够开始吸收生命养分。 在医护团队的精心治疗和护理下,入院后第3天,大宝成功撤离有创呼吸机;第5天,小宝成功撤离有创呼吸机。他们终于奏响了生命最初的凯歌,家属悬着的心稍稍放下。 呼吸道护理、肠内外营养支持、感染防控、皮肤护理、神经发育支持,每一项都需要医护人员小心监护。两个宝宝也很争气,你追我赶,平稳地渡过了呼吸关、喂养关、感染关、黄疸关等重重关卡,体重增长也很不错。两个半月后,双胞胎的喂养能力、呼吸稳定性、体温调节能力、体重增长情况均达到出院标准,郑女士和家人也来院学习喂养和早产儿照护等相关知识。 近日,郑女士和家人带着医护人员的叮嘱,将两个宝宝接回家。医护人员表示,后续还将持续关注其生长发育情况。 “这是我们第一次去三门转运早产宝宝,实现了三门地区转运零突破,同时也标志着我院实现了台州各县(市、区)转运全覆盖。”王晓霞说,这场与时间赛跑的生命保卫战,是医学的温度与希望,也为早产儿家庭带来了信心与力量。 该院新生儿医护团队为全市危重新生儿的救治提供了强大保障,让更多危重患儿不出台州就可得到最科学、先进的治疗,降低了新生儿死亡率。 |
打印 关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