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吴少杰)近日,国家医保局印发《消化系统医疗服务价格项目立项指南(试行)》与《疝、甲乳类医疗服务价格项目立项指南(试行)》,旨在促进医疗机构提高诊疗质量、提升计价收费规范性。
消化系统包含众多器官,涉及的治疗技术纷繁复杂。比如,一些吞咽困难的患者需进行消化道压力测定,原本分散为肛门直肠测压、食管测压、24小时胃肠压力监测等项目,《消化系统医疗服务价格项目立项指南(试行)》将其费用整合为“消化道压力测定费”,并统一计价单位为“项”,不同测压可按本项目收费,同时明确“同一入路同一时间操作仅计费一次”,为临床提供了更科学合理的计费解决方案。
淋巴结清扫是外科手术中常见的治疗手段,多与其他治疗同时进行。《消化系统医疗服务价格项目立项指南(试行)》将淋巴结清扫单独列出,并明确“恶性肿瘤扩大根治性切除”所指的联合多脏器切除,不含淋巴结清扫。以治疗结肠癌的“结肠部分切除费”为例,对于结肠癌肝转移患者,该指南明确,可收取结肠部分切除费﹢恶性肿瘤扩大根治性切除(加收)﹢腹部淋巴结清扫费,使得收费层次分明。
疝是人体内器官或组织通过先天或后天形成的薄弱点、缺损或孔隙,常见的有腹股沟疝、脐疝、切口疝等。由于疝的位置、大小等因素,手术难度差异大,在收费上也有所区分。《疝、甲乳类医疗服务价格项目立项指南(试行)》通过构建“常规—复杂”分类计价体系,科学对应手术难度层级,充分体现临床价值。常规与复杂分类收费的模式,突破了传统单一定价局限,也给技术兼容预留了更多接口,有助于实现临床技术进步与价格体系的动态适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