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1日,在全市县域医共体建设现场推进会上,台州市委书记陈奕君强调,县域医共体建设,是卫生健康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是理念之变、体制之变,也是广大群众的感受之变。要秉持“以人民为中心、以健康为根本”的理念,拿出勇气和担当,推动改革深化,坚定不移将县域医共体建设向纵深推进,让群众有更多获得感。

会议结束后,市卫生健康委立即召开委党委会和全体机关干部大会,传达会议和陈奕君书记讲话精神,并专题部署贯彻落实。随后,成立了以应正南主任为组长的调研小组,第一时间赶赴9个县(市、区)进行细化调研,了解各地县域医共体(紧密型医联体)、最多跑一次改革和重点项目等重点任务推进情况。
通过调研,总结经验,查找问题,分析对策,进一步统一思想、凝聚共识、明确任务、狠抓落实,以强烈的改革担当精神,高质量全面推进县域医共体建设,推动卫生健康各项重点任务落到实处。


医共体建设全面发力 创出特色
我市县域医共体(紧密型医联体)建设坚持顶层设计、统筹谋划,起步早、推进快、工作实,成效初显。
1路桥区作为省级试点县市区之一,主动担当,顶住压力,全力推进。全区3家医共体完成机构编制整合、财务管理统一、服务连续一体化等工作,实行牵头医院院长年薪制、任期制和目标管理责任制,并与台州恩泽医疗中心(集团)形成了紧密型医联体,其红色杏林引领医共体的做法得到省市各级领导肯定。
2玉环市作为台州市级医共体试点市,创新构建“预防+治疗+康复”三位一体的健康服务模式,加大卫生健康投入力度,2018年同比增长258.9%。实施“总额预付、结余留用、超支自负”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医共体首次获得350多万医保资金结余红利。创新慢病管理服务模式,玉环市第二人民医院建成全国首个二甲医院区域糖尿病代谢中心。
3椒江区坚持特色发展,立足实际,积极探索医联体建设新模式,引进5家“专科联盟”,坚持智慧发展,依托5G网络,加快信息化建设,基层医疗机构就诊人次同比上升28.6%。
4黄岩区积极开展紧密型医联体建设,卓有成效。2014年以来,台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在院桥、宁溪、江口、城关中心卫生院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设立住院分部,常年派驻12名副高职称医务人员坐诊,畅通上下转诊通道,全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能力有了明显提升。
5临海市3个医共体框架基本搭成,省定55项重点任务清单已完成18项,完成数量居5个县市前列,医共体牵头医院组建了3支巡回医疗队,服务基层群众,赋予医共体新的内涵,并在临海市第二人民医院率先启用“刷脸”就医。
6温岭市已组建3个医共体并正式运行,率先完成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补偿机制改革,全市统一建设云影像、心电诊断、临床检验、消毒供应、病理诊断“五大”中心,实现全市医疗卫生机构检验、检查等数据共享调阅。
7天台县聚焦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标准化建设滞后、医疗服务能力不强等关键短板,今年新增投入1.2亿元。天台县人民医院新院区完成整体搬迁,并率先启动医共体药品集中采购。
8仙居县两大医共体均设立了8大中心并开始运行,持续深化“双下沉两提升”,县人民医院与台州医院、县中医院与浙江省同德医院、县妇保院与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相继建立了紧密型医联体,3家县级医院医疗技术服务能力均有较大幅度提升。
9三门县建立并不断完善财政投入保障机制,县人民医院新院区项目落成,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标准化建设全面完成,实现全县医疗卫生机构“零”历史债务。局机关6名业务骨干调入医共体牵头单位,大幅提升医共体治理能力。智慧医疗建设走在全市前列,“最多跑一次”多项指标位居全市第一。

对标对表 高质量推进医共体建设
应正南强调
一、思想再解放,目标更明确。各地各单位要把思想统一到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上来,统一到陈奕君书记在全市县域医共体现场推进会上的讲话精神上来,围绕跻身“全省第二方阵前列”的总目标,坚决扛起全市医共体建设的政治责任。对照医共体省定55项、紧密型医联体市定28项重点任务清单,层层分解,压实责任,实行挂图作战,精准施策,推动我市县域医共体建设做实、做细、做深、做优。
二、重点再盯紧,措施更有力。要进一步理清医共体建设“三张权责清单”,确保医共体牵头医院有责必有权、用权受监督。抓紧启动全员岗位管理和薪酬制度改革,有效激活医共体“人”的活力。深化医保支付方式、药品采购供应等重点改革事项,释放医共体改革红利。大力推进智慧医疗建设,整合信息资源,打通信息“孤岛”,真正实现资源共享、服务连续、管理一体。
三、工作再提升,特色更鲜明。各地要密切关注医共体建设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加强研判,及时提炼并总结先进经验。将医共体建设与健康台州、最多跑一次改革、公共卫生能力提升等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做好“一家人、一盘棋、一本账”整合文章,既要完成国家、省、市规定的动作,又要结合实际,创出特色,为全省乃至全国提供台州做法、台州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