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8日至10月30日,国家级继续教育项目《5S现场管理在优质医院管理中的应用》学习班在临海召开。本期学习班以“品质 效率 成本”为主题,由台州恩泽医疗中心(集团)5S现场管理项目组主办,来自全国各地400余位医疗界同仁参加。
各地专家发声管理实践与品质提升
会上,香港现场管理学会执行会长董红婴作《OSM现场管理之标识导引系统的介绍》专题讲座,从中国管理现状中的困扰入手,分享了OSM现场管理项目的功用和意义,“现场管理系统是从资源管理开始改变现场环境、塑造员工习惯、构建独具特色的个性化标准的过程。”并详细介绍了标识引导系统的设计标准与实施流程,她指出,标识引导需要综合考虑功能性、美观性、实用性、安全性、公平性等标准,患者、院方、制作方、设计师等多方交互工作实现。
台州恩泽医疗中心(集团)主任陈海啸作《精益医疗质量管理体系的建设和实践》主题报告。近年来,恩泽医疗中心在质量管理方面积累了较多实践经验,推广1+3、PDCA、六西格玛等管理工具的应用,搭建学习月、质量月、合理化建议等活动和平台,充分激发员工参与医院管理的积极性,形成了一个良好的全院参与的持续改进的氛围。陈海啸强调,“精益质量实践是系统的工程和持续改进的过程,只有全员参与,形成一个持续改善的文化,才能使质量管理工作落实到位,这也是所有管理者值得思考的关键问题。”
随后,台湾荣民总医院护理部顾问陈玉枝博士作《台湾5S管理及创意制度实践经验分享》,细致入微地讲述了5S管理在台湾医疗体系中的应用,并分享了护理人员在工作中的创意思维和实践成果,让在场听众深刻感受到在质量管理过程中,管理者激发员工创意在患者体验改善的重要作用。
理论与实践交互 学习与交流并进
为加强实践经验交流,本期学习班新增了优秀改进案例评比活动。通过前期征集,项目组收到各医疗单位提交的60余项改进案例,来自宁波大学附属医院、仙居人民医院、奉化人民医院、天台人民医院、台州市中心医院、台州医院等多家单位提交的10个案例进行现场分享评比,案例涉及病房、口腔科、内镜中心、中药房、配奶室、手术室、急诊科、行政办公室、医技部门等多个部门,最终评比产生品质奖、实践奖、人气奖、创意奖等奖项,进一步推动了学习班的互动。
学习班上,项目组专家金文扬和毕东军分别作《国内外现场管理感悟》《基于优质服务要求的现场管理实践》,台州医院检验科主任沈波、恩泽医院手术部护士长王飞、台州医院急诊科副主任秦杰分别作《检验科现场管理推进历程》《如何突破现场管理的瓶颈问题》《从医生视角看5S现场管理》的分享。参会学员纷纷表示,此次学习班课程内容丰富,安排紧凑,内容实用,对于今后的工作大有裨益。
据了解,应往年学员们的要求,本次学习班继续开设现场管理评审员的培训课程,旨在为医院培养合格的评审员队伍,保障医院5S现场管理工作向内涵不断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