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吴少杰从国家医保局近日举行的医保药品耗材追溯信息采集应用发布活动上获悉,自2024年4月国家医保局启动药品耗材追溯信息采集工作以来,累计采集医保药品追溯信息158亿条,系统接入定点医药机构88.09万家,接入率达94.7%,覆盖31个省份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
国家医保局大数据中心副主任赵秀竹介绍,参保人可以下载“国家医保服务平台”App,进入“医保药品耗材追溯信息查询”界面,即可通过扫描药品追溯码,了解药品的商品名、通用名、包装规格、生产企业、销售情况等信息。如果买到了假药、回流药,使用药品追溯码还能做到责任可究、损失可赔。
“目前,国家医保药品生产企业达到4300多家,生产医保药品24.7万种。据不完全统计,每年的医保药品产量达到了600多亿盒。”国家医保局大数据中心主任付超奇介绍,一盒药品从生产企业出厂到流通企业再经医院药店到消费者手中,平均会经过3~5个流通环节并产生追溯信息,每年600亿盒的追溯信息有1800亿~ 3000亿条。
“药品追溯码数据量不大,但价值含量特别大,是整个医药产业的‘全息地图’。”付超奇介绍,药品追溯码蕴含了药品生产、物流、使用等方面信息,通过大数据挖掘应用,可以进一步赋能我国医药产业的发展。上传溯源信息的生产企业也可以获得调用服务,了解到自己的产品卖到了哪个省份哪个市哪家医院,甚至可以对药品的不良反应进行定位和分析,如果药品出现问题还可以追溯到批次并进行精准召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