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国庆中秋双节,远在万里之外位于新疆的浙大邵逸夫阿拉尔医院,第十一批第二期台州“组团式”医疗援疆的大部分专家依然坚守在岗位上,他们用专业的医疗技术和浓浓的医者大爱,守护边疆各族群众生命健康,书写医疗援疆的动人篇章。
杨卫星是台州市第十一批“组团式”医疗援疆团队的领队,中秋节这天记者来到位于临海市古城街道他的家里,看到他的父母和两个孩子正在一起做冰皮月饼。杨卫星的大女儿杨谨言今年10岁,现在是当地巾山实验小学四年级的学生,小女儿4岁,为当地一所幼儿园小班的学生。当天她们戴着爸爸此次从新疆寄过来的节日礼物——每人一顶维吾尔族帽子,学着将熟糯米粉做的冰皮不断揉捏,糅合在一起,再用印花模具压出一个个有各种标志的冰皮月饼,她们通过视频连线向远在万里之外的爸爸送上节日祝福。
“爸爸,这是我做的月饼,上面有一只玉兔,旁边写了一个‘饼’字。”杨卫星大女儿杨谨言向视频中的爸爸兴奋地展示她做好的冰皮月饼。
“谨言,月饼做得真好!我们这里也组织了做月饼活动,月饼是团团圆圆的,寄托了我们对家人的一些思念。你们在台州临海做月饼,我在新疆阿拉尔做月饼,我们交相呼应。”台州恩泽医疗中心(集团)台州医院重症医学科挂职的浙大邵逸夫阿拉尔医院副院长杨卫星说。
两位孩子还为爸爸准备了节日礼物,他们用稚嫩的画笔花了两个多小时创作了一幅以中秋团圆为主题的画。思念爸爸时,杨谨言眼泪忍不住掉了下来。
“这次节日爸爸因为工作需要回不来了,我们用这幅画来代表心意。希望爸爸中秋节快乐,工作顺利!在那里不要太辛苦!”杨谨言说。
孩子们还有一件值得骄傲的事要向爸爸分享。今年初西藏日喀则市发生地震,姐妹俩在妈妈和爷爷奶奶的鼓励下,将2000元压岁钱捐出,后来他们收到了西藏当地受资助村庄为表达感谢之情寄来的一张爱心证书,让他们非常惊喜。作为本地小记者,杨谨言以此写了一篇文章《我和妹妹的“爱心发射键”》,最近这篇文章在《台州晚报》上发表,她将报纸上的文章小心地剪出来向视频中的爸爸展示。
“我觉得这些爱心奉献的举动说明你已经长大了,已经成为一个独立自主的小大人了。你在妹妹眼里就是榜样,你也是我、你妈妈、爷爷奶奶以及所有最关注你的人的骄傲,我们为你点赞!像这样一些中华民族传统的优良品德你要传承弘扬下去,激励自己更好成长!”杨卫星勉励女儿要不断追求进步。
在援疆的这段时间里,杨卫星年满7旬的父母挑起了照顾两个孩子生活上学的重担。杨卫星向一直以来对自己工作给予大力支持的父母表达了感谢。“因为有你们在,后方孩子在家里我很放心!感谢你们的付出!”
杨卫星的父亲、临海一家国企的退休工人杨行传嘱咐儿子要在援疆工作中干出更大成绩。“希望你多办实事,再做贡献!”
“我会把我的团队带好的,放心!”杨卫星说。
“他在前方援疆,我们在后方全力支持他,让他没有后顾之忧。”杨行传说。
2023年5月11日,杨卫星随台州市第十一批“组团式”医疗援疆团队来到浙大邵逸夫阿拉尔医院,开始为期三年的医疗支援工作。杨卫星被任命为医院副院长,他带领第十一批两期共19名台州“组团式”医疗援疆团队队员,用精湛的医术和大爱仁心,守护边疆各族群众的生命健康,书写了援疆情深的动人篇章。
两年多来,在台州“组团式”医疗援疆团队队员的努力下,医院门急诊患者同比增加68.08%,出院人次同比增加近六成,三四级手术同比增幅超两成,医院持续开展了以断臂再植、新生儿持续脑电监测技术为代表的各类新技术新项目181项,填补省内医疗技术空白19项。医院的转外就医患者同比下降约四成,吸引师域外来院就医患者同比增长1.8倍,患者就医满意度显著提升。
“我们有后方家人的大力支持和付出,所以我们才能用心地做好援疆的工作。援疆工作做得好,看到家人对我们的努力付出和成绩感到很欣慰,我们觉得辛苦和奉献也值了!”杨卫星代表第十一批台州“组团式”医疗援疆专家表达了共同的心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