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段梦兰)7月2日,国家疾控局和中国气象局联合发布首个国家级高温健康风险预警,旨在贯彻《国家气候变化健康适应行动方案(2024—2030年)》,提升气候变化健康适应能力,推动建立以气候变化健康早期预警为先导的适应联动机制。
根据预警,预计7月2日20时至3日20时,华北南部、黄淮、江淮、江汉、江南北部、东北地区北部及内蒙古、新疆等地高温健康风险较高(黄色预警);江苏、山东、河南、安徽、黑龙江等地的部分地区高温健康风险高(橙色预警),其中,江苏北部、山东中东部、河南东部、安徽北部、黑龙江东北部等地的部分地区高温健康风险极高(红色预警)。公众可关注预警信息变化,避开高温时段外出,减少户外活动,保证充足饮水。
高温健康风险预警分为5个风险等级:低风险、中等风险、较高风险、高风险、极高风险。其分级标准是根据高温与循环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的超额死亡率的暴露反应关系分析得到的。
气象部门将通过“天和”气象服务系统制作高温健康风险预警信息,并通过国家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系统“12379”手机短信、手机客户端等渠道发送至国家各部门应急责任人,同时通过微博、抖音等渠道向公众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