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媒体报道
专访丨援藏干部朱峰:以爱与责任守护高原生命健康
  • 日期: 2025- 07- 30 11: 07
  • 来源: 浙江在线
  • 浏览次数:
  • 字体:[ ]

7月14日至15日,浙江省第十一批援藏、第六批援青干部人才在杭州进行集中培训。在此期间,浙江在线记者专访了浙江“组团式”援藏医疗队领队、浙江省台州医院副院长朱峰,深入了解他选择援藏的初心、面临的挑战以及他对未来三年的规划与期望。

当被问及为何选择援藏时,朱峰表示,这是他多年来的一个心愿。“西藏在我心中一直是一个神秘而神圣的地方。”他回忆道,八年前在国家卫健委借调期间,他跟随领导走遍全国,却唯独没有踏足西藏,这成了他心中的一大遗憾。

然而,促使他下定决心援藏的是那份沉甸甸的责任。“西藏的平均寿命为72.5岁,与全国相比低6.5岁,与浙江相比低了8岁。”作为一名医疗工作者,朱峰深感责任重大,希望能助力提高那曲的医疗卫生服务质量和水平。7月初,他指导班戈县人民医院医务部,为医院收治的首例新生儿开辟“先救命、后办手续”的绿色通道,完成了一次海拔4700米的生命托举。

谈及在班戈县人民医院面临的最大困难,朱峰最大的感受是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的双重挑战。班戈县海拔高达4750米,氧含量和气压仅为杭州的一半,紫外线强度却是杭州的两倍,水的硬度也是杭州的三倍。面对如此恶劣的自然环境,朱峰和团队成员们逐渐适应,并利用自己的医疗知识做好身体保护。

在人文环境方面,藏族百姓的生活习惯、沟通方式和宗教信仰与内地存在差异。朱峰分享了一个小故事:初到西藏时,他遇到一位淳朴热情的藏族驾驶员,下车时驾驶员用他的手背接触自己的脸以示尊敬。起初他并不理解这一动作的含义,随行人员解释后,他立即回以同样的礼节,驾驶员的眼神立刻变得不同,此后每次见面都非常主动热情。这件事让朱峰深刻体会到,尊重并融入当地文化对于开展工作很重要。

对于援藏决定,朱峰的家人给予了全力支持。尽管父母年事已高且曾患癌症,但他们反而安慰朱峰不要担心家里,要保重自己;妻子跟他说会照顾好家庭,让他安心工作。唯一孩子听说爸爸要援藏的消息沉默了,因为爸爸曾错过他生命中的重要时刻,一次是上小学的开学第一天,另一次是中考。“没过两天,我回家的时候在桌子下面发现了一个纸条,孩子用作业本撕了一角写着‘援藏加油’,这让我深受感动。”朱峰说这是孩子对父亲的支持。

作为班戈县人民医院院长,朱峰对未来三年的工作有着清晰的规划。他首先着眼于医院管理体系的完善,包括质量体系、运营体系、人力资源管理体系、财务成本体系以及信息化建设等方面。“我想通过这三年时间,把这些基本体系都建立起来,让医院能够在既定的轨道上稳定运行。”朱峰说。

在医疗技术方面,朱峰计划针对高原病、白内障、先天性心脏病等当地常见疾病开展专项诊疗,并通过与浙江及台州医疗资源的对接,把医生请到班戈人民医院做诊疗。他希望将台州医院的慈善项目引入班戈人民医院,为当地患者提供持续稳定的医疗援助。

当被问及对三年后的自己有何期许,他想对三年后的自己说:“无论何时回望这一刻,我都会为曾经的选择感到无比自豪,这段援藏经历会时刻提醒我,何为医者初心,何为对生命的尊重。”

最后,朱峰还特别提到了家人为他准备的“特殊礼物”,妻子送的平安扣,随身携带孩子写的“援藏加油”纸条,这些将成为他援藏路上最宝贵的精神支撑。

对口支援西藏、青海,是党中央从党和国家工作全局出发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做好对口支援工作,是浙江义不容辞的政治责任。近年来,一批批援藏援青干部人才自觉扛起职责使命,真抓实干、开拓创新,持续推动浙江援藏援青工作走深走实,为西藏、青海长治久安和高质量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赢得了受援地党委、政府和各族干部群众的信赖和赞誉。

打印 关闭